從小滿前后出門到現在,孫少平已經在黃原度過近兩個月的時光。
過幾天就是大暑,天氣開始熱起來了。
兩個月的時光,他就好象換了一副模樣。原來的嫩皮細肉變得又黑又粗糙,濃密的黑發象氈片一樣散亂地貼在額頭。由于活苦重,飯量驟然間增大,身體看起來明顯地壯了許多。兩只手被石頭和鐵棍磨得生硬;右手背有點傷,貼著一塊又黑又臟的膠布。目光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光亮,象不起波浪的水潭一般沉靜;上唇上的那一撇髭須似乎也更明顯了。從那松散的腿胯可以看出,他已經成為地道的攬工漢了,和別的工匠混在一起,完全看不出差別。
兩個月來,少平一直在陽溝大隊曹書記家做活。書記兩口子知道他原來是個教師后,對他比一般工匠都要尊重一些,還讓他們領工的親戚不要給他安排最重的活。這使孫少平對他做活的這家人產生了某種愛戴之情。一般說來,主家對自己雇用的工匠不會有什么溫情——我掏錢,你干活,這沒有什么可說的;而且要想辦法讓干活的人把力氣都出盡!
既然主家對自己這么好,少平就不愿意白白領受人家這份情意。他反而主動去干最重的活,甚至還表現出了一種主人公的態度來。除過份內的事,他還幫助這家人干另外一些活。比如有時捎著擔一兩回水;掃掃院子,給書記家兩個上學的娃娃補習功課,他一直稱呼曹書記兩口子叔叔嬸嬸。所有這一切,換來了這家人對他更多的關照。有時候,在大灶上吃完飯后,書記的老婆總設法把他留在家里,單另給他吃一點好飯食。孫少平在這期間更強烈地認識到,只要自己誠心待人,別人也才可能對自己以誠相待。體會如此重大的人生經驗,對一個剛入世的青年來說,也許要比賺許多錢更為重要。
這家人一線五孔大石窯眼看就要箍起來了。
合攏口的這一天,除過雇用的工匠,陽溝隊的一些村民也來給書記幫忙。少平他舅馬順也來了。
少平看見,他舅帶著巴結書記的熱情,爭搶著背最重的合口石;由于太賣勁,不小心把手上的一塊皮擦破了,趕快抓了一把黃土按在手上。
上中窯的合口石時,少平發現他舅扛上來的一塊出面子料石糊了一絲血跡。按老鄉俗,一般人家對新宅合攏口的石頭是很講究的,決不能沾染什么不吉利的東西,尤其是忌血。少平雖然不迷信,但出于對書記一家人的好感,覺得把一塊沾血的石頭放在一個最“敏感”的地方,心理上總是不美氣的。
可這血跡是他舅糊上去的,而且眾人誰也沒有看見!
他要不要提醒一下正在旁邊指手劃腳的主人呢?如果說出這事來,他舅肯定會不高興;而不說出來,他良心上對主人又有點過不去。
這時候,一個大工匠已經把那塊石頭抱起來,準備安放到位置上。少平不由自主地對書記說:“這石頭上有點血跡……”
曹書記的臉色一下子變得很難看——他顯然知道這塊石頭是誰背上來的。他立刻喊叫下面的人提上來一捅水,親自把那塊石頭洗干凈。因為這事有一種不可言傳的神秘和忌諱,眾人都停下手中活,靜默地目睹了這個小插曲。
少平看見,立在一邊的馬順滿臉通紅,而且把他狠狠瞪了一眼。
他知道,他把他舅惹下了。他心里并不為此而懊悔。
合罷攏口不久,工程已經基本結束了。所有雇用的大工小工,被主家款待了一頓豐盛的午餐后,就開始結算工錢。
工匠們都擠在主家現在住的窯洞里。曹書記一邊看記工本,一邊撥拉算盤珠子;他老婆懷抱一個紅油漆小木匣,坐在他旁邊。書記算好一個工人的工錢,她就從小紅木箱里把錢拿出來,手指頭蘸著吐沫,點上三遍,然后交給這個匠人。拿到工錢的匠人就和主家互打一聲招呼,立刻出門去收拾自己的鋪蓋,自顧自走了;他們趕緊要跑到東關大橋頭,看能不能當天再找個新的活干。沒有什么太多的客套,更沒有主雇之間告別儀式;主家為箍窯,匠人為賺錢,既然主家的活完了,匠人的工錢也拿了,他們之間立刻成了互不相識的路人。
主家把少平的工錢留在了最后結算——這時候,所有的工匠都打發得一個不剩了。
少平已經在心里算好了自己的錢,除過雨工,他干了整整五十天。一天一元五角,總計七十五元錢。他中間預支十元,現在還可以拿到六十五元。
當書記的老婆把工錢遞到他手里,他點了點后,發現竟然給了他九十元。
他立刻抽出二十五元說:“給得多出來了。”
曹書記把他的手按住,說:“沒有多。我是一天按兩塊錢給你付的。”
“你就拿上!”書記的老婆接上話茬,“我們喜歡你這娃娃!給你開一塊半錢,我們就虧你了!”
“不,”一種男子漢氣概使孫少平不愿接受這饋贈。他說:“我說話要算話。當初我自己提出一天拿一塊半工錢,因此這錢我不能拿。”他掙脫書記的手,把二十五元錢放在炕席片上,然后從自己手中的六十五元錢里,又拿出五元,說:“我頭一回出門在外,就遇到了你們這樣好的主家,這五塊錢算是我給你們的幫工!”
曹書記兩口子一下呆在了那里。他們有點驚恐地看著他,臉上的表情似乎說:哈呀,你倒究是個什么人?這么個年紀,怎就懂得這么高的禮義?
兩口子半天才反應過來,緊接著把那二十五元工錢和他讓出來的五元錢拿起來,爭搶著給他手里塞。
但孫少平說什么也沒有接。
少平帶著六十元工錢,帶著一種心靈上的滿足,象其他工匠一樣,即刻就去收拾自己的鋪蓋。書記兩口子攆到那個敞口子爛窯里,硬要挽留他再做幾天活——少平知道,這家人實際上已經不需工匠了;他們留他“干活”,無非是想借此多給他開一些工錢。但他再不會在此逗留,他覺得現在這樣離開這家人最好了!
當天下午,孫少平就告別了曹書記一家人。因為他當時還沒個去處,只好又來到他的遠親舅舅馬順家里。但是,他舅一家人接待他太勉強了。兩口子都黑喪著臉,幾乎把他看成了上門討吃的叫化子。
唉,出門人不僅要忍受熬苦,還得要忍受屈辱,他為討得他舅和他妗子的歡心,又故伎重演,趕忙提了桶擔去給這家人擔水。
他舅他妗子對他的殷勤照樣沒有表現出什么好感來;也許他們認為,一個攬工小子就應該在他們的白眼中見活就干!
少平懷著一種難言的痛苦來到溝底的水井上。絞水的時候,由于他一只手有傷,沒把握住,轆轤把一下子脫手而飛,把他的另一只手也打破了!他顧不得擦手上的血,先拼命把兩桶水提上來。
手上的疼痛使他的心中涌起了一股憤怒的情緒。為了止血,他竟忍不住把那只流血的手猛一下插進了一桶水中。血止住后,他索性賭氣擔起這擔水往他舅家走去。哼,讓他們喝他的血吧!
爬到半坡上時,少平感覺自己太過份了。他所具有的文化素養使他意識到他的行為是野蠻的,一剎那間,對別人的不滿意和對自己的不滿意,使他忍不住兩眼噙滿了淚水。
他隨即把那擔摻和著他的血的水倒掉,重新到溝底的水井上擔了兩桶。
少平把他舅家的水甕擔滿后,天已經快黑了。
但他看見,他舅家沒有給他管飯的跡象,而且也不提讓他晚上住在什么地方。第一次來的時候,盡管他妗子對他的態度象這次一樣惡劣,但他舅還勉強過得去。可是現在,他舅和他妗子一樣厭惡他了。
孫少平知道,這是因為書記家合攏口的時候,他曾經“揭發”過他,讓他失了面子。
很明顯,他不能在這家親戚家住下去了。而且湊合一個晚上都不行——現在就得馬上離開!
這沒有什么可傷心的。他收拾起自己的行李,向他舅和他妗子告辭。
這兩口子誰也沒有挽留,甚到沒有出門來送一送他。少平想起他做活的那家人對他的情義,第一次深深地感受到,人和人之間的友愛,并不在于是否是親戚。是的,小時候,我們常常把親戚這兩字看得多么美好和重要。一旦長大成人,開始獨立生活,我們便很快知道,親戚關系常常是庸俗的;互相設法沾光,沾不上光就翻白眼;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難也常常是親戚們造成的;生活同樣會告訴你,親戚往往不如朋友對你真誠。見鬼去吧,親戚!
少平背著一卷爛被褥,手里提著那個破黃帆布提包,離開他的親戚家,出了陽溝,來到了大街上。
落日再一次染紅了梧桐山和古塔山。東方遠遠的天空飛起幾朵紅霞,邊上鑲著金色的亮光。
初伏已經來臨,城市的傍晚一片燥熱。街道兩邊枝葉繁茂的梧桐樹下,市民們光著膀子坐在小凳上,悠閑地搖著薄扇。姑娘們大都穿起了裙子,五顏六色,花花綠綠,給這個色調暗淡的城市平添了許多斑斕景象。
少平背著自己的行李穿行于人群之中。不過,在這個花花綠綠的世界里,他此刻不再象初來時那般不自在。少平現在才感到,這樣的城市是一個各色人等混雜的天地;而每一個層次的人又有自己的天地。最大的好處是,大街上誰也不認識誰,誰也不關心誰。他衣衫行裝雖然破爛不堪,但只要不露羞丑,照樣可以在這個世界里自由行走,別人連笑話你的興趣都沒有。
少平幾乎沒有認真考慮,兩條腿就自動引導他穿過黃原河上的老橋,來到東關,加入了橋頭上那個攬工漢的“王國”。
現在是夏天,雖然天將黃昏,但大部分等待“招工”工匠們仍然沒有散去;人行道和自由市場的空地上,到處都是操北方各縣口音的鄉下人。有的人痛快地脫下汗跡斑斑的布褂,光身子坐在雪亮的路燈下聚精會神捉虱子。四處賣茶飯的小攤販,拖長音調吆喝著招徠顧客。空氣里彌漫著嗆人的煙氣黃塵;蒼蠅成群結隊地飛來飛去。
少平把鋪蓋卷仍然擱在磚墻邊上,用兩只爛手卷起一支旱煙棒,圪蹴在墻邊抽起來。他現在看起來完全成了個老練的出門人。再也沒有了初來乍到時的那種緊張和慌亂。當然,更踏實的是,他身上裝著賺來的六十元工錢,十天八天不必為生計而擔心。再說,天氣也暖和起來,不用再為住宿發愁。夏天啊,這是攬工漢的黃金季節!
他這樣平靜地一直坐到滿城燈火輝煌。這時候,他心里猛一下想起了他的朋友金波,他現在很想去見見他——自從金波到黃原后,他們還一直沒有見過面。
是呀,他們再不是小孩子,已經各自開始到社會上謀生;盡管內心仍然象過去一樣情深義重,但顧不得在一塊相處了。
少平知道,金波就在東關郵政局跟他父親學開車——金俊海已經從地區運輸公司調出來開了郵車。兩月前初到黃原時,他不愿意去找金波,以免讓朋友看見他一副流落樣子而難為情。那時他仍然沒有克服掉中學生那種自尊自愛的心理。兩個月來,石頭和鋼鐵已經把那層羞澀的面紗撕得粉碎!但少平為了不使他這身破爛行裝“驚嚇”了他的朋友,還是決定在見金波之前,先收拾和“化裝”一番。
他想了一下,便即刻帶上行李,從大橋頭走到長途汽車站的候車室。
他接著又進了候車室的男廁所。
孫小平在廁所里把他那身新買的的卡衣服換在身上,而把原來身上的爛衣服又塞進破提包。
他從廁所出來,花了二毛錢,把自己那卷破被褥連同爛提包,一起在車站的寄存處寄存了——可以存放到明天早晨八點鐘。
現在,他象換了一個人似的,一身輕快地出了候車室。他借著一家商店被路燈光照亮的玻璃窗,用五個手指頭把自己亂蓬蓬的頭發匆匆梳理了一下。他滿意地沖著玻璃中那個模糊的他笑了笑:看這身打份,你象一個在黃原城里混得蠻不錯的家伙哩!
于是,他撩開兩條修長壯實的腿,迫不及待地向東關郵政局那里走去。
孫少平算不了什么好貨色,但是大家把他吹成一朵花。
你這個貨色好的很呢
你會看書嗎?你的貨色真好
呵呵,我是真沒覺得你這種貨色有多好
少平在這里表現的有點不懂事,拿了工資應該給他舅買點禮當,這是基本禮數。
確實如此。
就是
國家共同防御推薦給他
你的貨色好的很
本來這書就是平凡的世界,人人都是平凡的,才會真實
人家肯吃苦,能自食其力,不貪財,懂得感恩書記一家,這一般人都做不到,至少我做不到,比你個嘴炮要好不知道多少。
就你垃圾,還說別人呢,閑著沒事干是吧?
看到這么多人“表揚”你,我就放心了!
世 情冷暖
孫少平對所謂的“人情世故”完全不懂,誠實是品質,但是習俗還是做人說要學的。
誠為本,做基石,成大器,必為之。
人都是凡人,看做事是否超人
你們想我沒
孫少平是個多么講究的后生,他那么需要錢,但當主人按每天2元錢給他結賬時,他竟然拒絕了!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。石頭和鋼鐵2個月歷練,把他的羞澀撕得粉碎!他淡定了許多,老練了許多。生活這個大熔爐啊,果真能鍛煉人!
兩口子都黑喪著臉,幾乎把他看成了上門討吃的叫化子。
孫少平討好了書記得罪了舅子,殊不知是誰領他找的第一份活。書記給他90塊,卻只拿了60,自己內心的這種”自尊自愛“,是特別幼稚的。換位思考,這30塊對于自己是多么的可貴,對于書記根本不算什么。這種在外人里”要盡風頭“的思想是,與孫玉亭又有何異呢?本就是不太親近的親人,你怪舅子兩口把你當叫花子,可你又曾為你的小舅考慮過呢?如果這個把血沾到石塊的人是他哥, 不迷信的他是否會沉默呢?當然,他哥肯定不會和他計較罷了
兩口子都黑喪著臉,幾乎把他看成了上門討吃的叫化子。
孫少平討好了書記得罪了舅子,殊不知是誰領他找的第一份活。書記給他90塊,卻只拿了60,自己內心的這種”自尊自愛“,是特別幼稚的。換位思考,這30塊對于自己是多么的可貴,對于書記根本不算什么。這種在外人里”要盡風頭“的思想是,與孫玉亭又有何異呢?本就是不太親近的親人,你怪舅子兩口把你當叫花子,可你又曾為你的小舅考慮過呢?如果這個把血沾到石塊的人是他哥, 不迷信的他是否會沉默呢?當然,他哥肯定不會和他計較罷了
今天放棄了30塊,以后回饋的可能就是300,,3000和3萬,人和人格局不同,行事方式自然也不同。
平凡的世界,平凡的普通人,平凡卻又可貴的精神。
他舅給少平介紹的第一份活,按理說少平領了工錢應該給他舅表示一下;但少平從他舅這里沒有感受到什么“親情”,他舅也沒叫少平吃個飯,平時關心一下啥的;所以少平從心里不認可這個“親戚”,應了那句:遠親不如近鄰